高原牧区生态修复措施(高原生态农业网)

2024-11-20

青海高原牦牛保护概况

牦牛的保护工作已得到了中央、省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牦牛的保护以项目为载体,示范与推广相结合,提纯复壮与保种选育相结合的手段,使牦牛选育工作纳入科学化、标准化,1984年青海高原牦牛品种被列入《青海省畜禽品种志》;青海省1985年制定了青海牦牛选育暂行草案;1996年制定了青海牦牛品种地方标准。

牦牛作为青海高原特有的生物资源,其保护工作得到了中央及省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牦牛养殖主要依赖天然草地放牧,受季节和环境影响显著。其经营模式传统单一,缺乏先进管理技术的应用,基础设施建设较差,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在牦牛保护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首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牦牛生存能力。

野牦牛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新疆南部、青海、西藏、甘肃西北部和四川西部等地。在青藏高原海拔3000~6000米的地区,生活着一种牛属动物——野牦牛。它是青藏高原特有牛种,又名亚归,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哺乳野生动物,主要分布于新疆南部、青海、西藏、甘肃西北部和四川西部等地。

中国各区域具体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和解决措施,高中地理。

1、自然原因:降水少,干旱。大风。植被覆盖差。人为原因:人口激增对环境的压力。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植被。解决措施:植树种草。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酸雨:(这个我国出现的不算太多好像,如果出现的话应该在南部地区,靠近热带同时工业发达的地方)自然原因:气候湿润,降水较多。

2、根据区域问题的成因确定该区域应采取的相应措施。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其共同成因为滥垦、滥牧、滥采,所以两地区应采取的对应措施就是退耕还林、还牧、还草。根据区域内部不同部分(如河流上、中、下游)的特点确定某区域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3、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1)危害的不可预见(2)过程的不可逆(3)规模的全球。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 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指火山爆发,山崩,泥石流,台风,海啸,寒潮,水旱等自然界固有的自然灾害。

四川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

1、四川盆地 不利的环境条件:多阴雨,光照较少 环境问题:水土流失,植被遭破坏。牧区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 一些地方急于发展经济,对土地资源乱开滥用,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

2、总体上存在排污总量大、环境质量差、事故多等显著缺点。全省污染物排放量仍然居全国前列,废水、废气的排放量在有的地区高达六至八成,七成河流受到污染,一半的城市空气没有达标。其中十四个城市被列入全国二氧化硫的控制区域,由此造成酸雨成灾,土壤污染也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3、水资源丰富,但洪水与干旱循环发生,植物多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受地形影响大,光照较弱,突然以成都平原冲积扇为例肥沃,目前经济发展与自然保护矛盾比较大,四川为人口数量大,环境承载力有限。

4、西南地区。石漠化是我国西南岩溶地区最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现有石漠化土地面积1007万公顷,主要分布在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和云南等省区。石漠化现象。石漠化是指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土壤损失,基岩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

5、小题1:图示甲位于四川盆地的边缘,地势起伏较大;位于季风区,降水集中,多暴雨;故水土流失较严重;水土流失对当地的影响主要是土壤流失,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影响农业生产;并加重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长江三峡的影响主要是加重库区的泥沙淤积。

中国四大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和治理措施

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原因:1是因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生态环境脆弱。2是因为植被稀少,再加上历史上砍伐严重。3是因为过度放牧,致使草地面积不断减少,风走沙起。解决措施:合理放牧,营造防沙林。青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原因:海拔高,气温低,植被难以存活,植被一旦破坏则无法恢复。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原因包括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夏季多暴雨、降水集中、地形崎岖、过度垦植和放牧以及不合理采矿等活动。解决措施包括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小流域综合治理(固沟、护坡、保土)等。南方地区:该地区面临水土流失、山区土地肥力下降、平原旱涝灾害频繁以及土壤贫瘠等问题。

四大保护是指中国国家重点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中的四项主要保护措施,包括自然保护区建设、林业重点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自然灾害综合防治。四大保护被认为是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和核心,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岩石裸露,形成石漠化现象。 (4)人为原因:人口压力大;人均耕地面积小;粮食需求大;毁林开荒;水土流失严重;土 地生产力下降;粮食生产不足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恶性循环,逐步形成经济贫困地区。 合理化建议: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退耕还林;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等。

治理措施:充分发挥各类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性能,需要按生态系统的区域性规律分区划片,作出区划,并根据各地区生态系统的特点和生态平衡的规律,因地制宜。

生态环境污染分为四大类: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大气污染保护措施就是锅炉烟气脱硫除尘、使用污染小的新能源。其实从根本上应该改进生产工艺,推行低碳经济。水污染在我国最普遍,可以用生化、物化或联用处理方法,节能减排还是最根本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