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国内外研究现在(城市设计的研究对象有哪三个层次)

2024-07-08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与实践内容简介

1、在专题案例部分,书中涵盖了市民广场、商业广场、文化广场、火车站广场和体育广场等五种类别,通过细致的空间组织和景观设计分析,为我们揭示了城市广场设计的多样性和创新手法。每一种类型的广场都是一次独特的设计实验,为理解城市公共空间的多元性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第一篇:概述 第1章详细阐述了当前城市广场夜环境的发展现状,揭示了其重要性和不断演进的趋势。第二篇:基本原则 第2章强调了城市广场灯光环境规划设计的特色要求,注重艺术与功能的完美结合。第3章深入探讨了设计要素,包括色彩、光线分布和空间布局等,这些都是构建独特视觉体验的基础。

3、广场环境设计应赋予广场丰富的文化内涵广场的环境应与所在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周边的环境,街道,建筑物等相互协调,共同构成城市的活动中心。设计时要考虑到广场所处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与价值。

4、其次,城市广场还应该突出其人文特性和历史特性。城市广场建设应承继城市当地本身的历史文脉,适应地方风情民俗文化,突出地方建筑艺术特色。效益兼顾的原则 城市文化景观广场的功能向综合性和多样性衍生。因此,城市广场景观规划设计不仅要有创新的理念和方法,而且还应体现出社会与环境和谐相处。

城市公共景观设计探讨

城市公共景观设计探讨 当前我国城市公共景观艺术设计范围更加宽广,是一个更加自由与开放的空间,甚至整片大地都能够成为城市景观所要展示的舞台,而这也可以体现出景观规划师、城市建筑学理论与设计者们的融合。

慢跑运动作为一项高质量的室外运动,其不仅能够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而且能够享受室外优美的景观,愉悦身心健康。城市公共空间作为承载城市生活的重要舞台,能够为城市居民慢跑需求提供便捷的通道,提高城市景观的观赏效果。

城市公共艺术景观的设计、实施,绝不应脱离对城市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思考。如果没有适合人类生存很愉悦生命精神的环境,而仅是纯粹的艺术物件,或者以破坏和失去前者为代价,那么艺术的魅力及其内在意义也就不存在了,因此,细心地将公共艺术创作设计,融入到其地区的生态及景观维护中去,是非常有必要的。

而另一方面,城市公共景观所具备的社会属性让其可以触摸到人类深层的精神世界,让城市景观在特定社会矛盾面前扮演调节者的角色,这也是其可以实现关怀和包容流浪者的先决条件。

城市设计概论:理念·思考·方法·实践内容简介

1、本文介绍的是《城市设计概论:理念·思考·方法·实践》,这部作品是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简称中规院)科研团队倾力打造的成果。自1997年起,笔者便投身于这个项目的长期研究,历时整整六年。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广泛搜集国内外相关的资料,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2、城市设计概论是一本深入探讨城市设计理念、思考方法及其实践应用的专业书籍。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于2003年1月1日首次发行第一版。全书共计179页,以简体中文为主要语言,适合广大读者理解与学习。本书采用16开本设计,尺寸为28厘米×21厘米,厚度仅为6厘米,轻巧便携,方便读者携带和查阅。

3、在深入探讨城市设计的内涵与实践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理解城市设计的本质和它在城市中的角色。第一章,城市设计的性质和任务,详细讲解了城市设计与设计城市之间的区别,明确了其基本任务,以及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紧密联系。

4、本书深入剖析了城市设计的核心理论和实践策略,旨在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理论研究与教学相辅相成。全书分为8个章节,第1至4章侧重于理论探讨,详细讲解了城市与城市设计的关系,城市设计的基础理论,包括空间与城市空间的概念,以及城市设计的核心理念、关键要素和通用方法等内容。